九成多消費者家居消費中遇“險”
家居消費“安全”形勢不樂觀,專家表示加強監管和企業自律缺一不可
今年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“消費與安全”,而當目光投向家居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時卻發現,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陷阱,哪怕消費者再小心,稍有不慎也有可能深陷其中。
家居消費“安全”仍不樂觀
如果把裝房子、選家具、買建材比喻成一場“華麗的冒險”似乎并不為過,在家居消費過程中,從裝修前期開始,無論是面對設計師的忽悠、商家的巧言;還是裝修中期和工長斗智斗勇、購買家具、建材等;或是裝修后期的送貨、安裝、售后扯皮不斷,都在證明家居消費是一件令消費者“提心吊膽”的差事。
來自官方的數據也在提醒人們,當前家居消費的安全環境不容樂觀。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副主任皮小林介紹稱,2015年中消協受理的家居投訴中,有關質量安全的投訴占到了64.6%,同比提高了2.3個百分點,并且比其他行業涉及質量領域投訴54%的平均比例高出了十余個百分點。此外,產品生產環節的質量缺陷,銷售過程中的虛假宣傳、價格不公開,以及安裝服務的不到位,入住后的環境污染等,都是危害家居消費安全的隱患。
專家分析稱,家居裝修是一件大額消費過程,一方面商家越來越精明,餡餅之下的陷阱愈加隱蔽,另一方面自去年至今被媒體曝光的山寨洋家具、甲醛地板、國際大牌產品頻頻召回等事件讓消費者心里更加沒底。
安全消費需共同努力
雖然家居行業表示對不法行為深惡痛絕,但仍有大量企業的名字屢屢登上工商、質檢部門的黑榜,危害家居消費安全的事件也依然時有發生。在某些企業見利忘義的行為之上,相關標準、法規的不健全,以及監管部門的失守也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消費危險的蔓延。
從兒童涂料的良莠不齊,到裝修監理亂象,再到室內空氣治理市場的雜亂無章,以及經銷代理體制中的管理漏洞,諸如此類規則的缺失及監管的不力,讓善于鉆空子的企業不顧責任和良知,甘愿鋌而走險,最終讓消費者受到坑害。
構筑家居消費的安全環境,并非個別企業一朝一夕便可完成,而是需要來自政府監管部門、行業協會以及每一個家居企業的努力來共同實現。正如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裝飾裝修委員會秘書長張仁所言,個別企業追求短期蠅頭小利的不法行為阻礙了安全消費的步伐,只有通過企業自律、全行業自律,家居消費安全才不會淪為一句空話。
- 上一篇:九江6w舊房改造成豪華公寓
- 下一篇:桑拿天里 小心家具也會中暑生病(圖)